饱受手机骚扰的沈小姐向广州日报求助:受害这么长时间却不知道幕后“黑手”是谁,原本为了方便用户的手机充值卡因为便于随时更换,居然成了骚扰电话的“专用”工具!为什么手机越来越漂亮、功能越来越多,却单单对保护用户免受骚扰这样的问题视而不见?
面对骚扰惟一办法是“不接”
据沈小姐统计,一天就接到对方56个骚扰电话,而且凌晨一两点还打。对方还不断给她发短信息,都是一些下流内容,而给她男朋友发的信息则都是“有种出来见面打一架”的挑衅内容。沈小姐一脸无奈地说,自己本身是做外贸的,每天和客户谈生意,都会受到骚扰电话的影响。每天工作已经很累,还得受这样的骚扰,真是疲惫不堪。本来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,没想到一周来天天这样。
如意通充值卡竟成骚扰工具
经查询中国联通1001服务热线,该“骚扰号码”是广州地区的如意通充值卡,由于所用手机卡入网时没有登记,因此查不到机主的任何情况。对于是否可以对其采取措施,服务热线的答复是客户有通讯自由,公司无权干预,对其停机更是无从谈起。服务小姐建议把对方号码命名,以后再打过来“你可以不接嘛!对方打久了就没意思了。”
沈小姐用的是中国移动手机号,对此中国移动的1860服务热线的答复是,如果手机开通国际长途可以申请呼入限制,但是目前没有特定号码限制呼入这样的功能,遇到骚扰电话只能是“不接”。记者又咨询了几家手机大厂商,得到的答复都是,目前生产的手机都还没有专门对付骚扰电话的设置。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设定对所有来电进行呼叫转移,但是对特定的骚扰电话,惟一的办法还是“不接”。
实际上,像沈小姐一样受到手机骚扰的人还有很多。有关人士呼吁,有关部门和经营厂商在规范手机充值卡管理的同时,应该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在手机上增加像网络I CQ一样的“黑名单”功能,即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屏蔽特定的来电,“让你打不进来,要骚扰——没门!”据电信技术行家介绍,现在用户对于陌生手机电话的骚扰确实缺乏相关技术支持,而“黑名单”功能问题不单涉及手机本身,还涉及有关电信运营商所使用的移动电话交换设备的功能。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,对特定手机进行跟踪定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如果警方需要,电信部门可以通过手机定位技术找出骚扰的幕后“黑手”。
倘遇骚扰保存证据及时报警
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的简正德律师指出,手机骚扰行为已经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。造成严重后果的,还必须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。如果骚扰导致对受害人健康严重受损,侵害人还可能触犯刑法上的伤害罪要入狱坐牢。
简律师建议,遇到这种情况受害者应保存证据并及时报警,一旦确定侵害人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回公道。
文章来源:2002年12月21日《广州日报》